和其他手足相比,奧地利的伊莎貝拉(Isabella of Austria)顯得沒沒無聞,這或許與其短暫的在位期與人生有關,我原本也在考慮是否跳過她?她女兒克莉絲蒂娜(Christina of Denmark)拒絕姨公亨利八世(Henry VIII)求婚的經典名言,相較之下,更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在寫其餘手足時,發現她的人生仍對哈布斯堡家族的佈局,因此思考後,依舊為她寫一篇。
伊莎貝拉童年與四位手足在低地國家由姑姑奧地利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ustria)扶養長大(弟弟和幼妹被留在西班牙),具體原因可以回頭看瑪格麗特和胡安娜(Joanna of Castile)的系列文章。伊莎貝拉那位熱衷於以聯姻壯大家族領地與勢力的爺爺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 Holy Roman Emperor)幫她談定了和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婚約。克里斯蒂安原本希望迎娶伊莎貝拉的長姊艾莉諾(Eleanor of Austria ),但在那個孩子時常夭折早逝,女性容易難產的年代,艾莉諾的繼承順位靠前,也許一不小心就和媽媽胡安娜一樣繼承王位,馬克西米連不願將婚約價值較高的艾莉諾嫁予丹麥國王,讓丹麥有機會入主哈布斯堡家族的領地。肥水不落外人田,這或許是除了宗教因素外,往後哈布斯堡家族的女性幾乎都與近親結婚的原因之一,導致超級亂倫的局面,幾代之後導致西班牙支系絕嗣。
雖然,據說13歲伊莎貝拉看到未婚夫的畫像就愛上他,希望立即啟程至丹麥。不過,克里斯蒂安只將她視為聯姻對象,並沒有回應伊莎貝拉的感情。畢竟他身邊已經有一位陪伴多年的情婦,她是一位荷蘭商人的女兒,她與她的母親因為國王的偏愛與縱容,在宮廷中極具影響力。初來乍到的年輕王后伊莎貝拉也無法壓制他們。這種情況,讓伊莎貝拉的娘家大為光火,導致外交上的衝突。這個情況直到情婦於兩年後過世,才得到好轉。伊莎貝拉與情婦的母親關係改善,一同擔任克里斯蒂安的顧問。
卡爾馬聯盟是由瑪格麗特一世(Margaret I of Denmark)與貴族們協議創設的聯盟,丹麥,瑞典和挪威及海外殖民地須共同效忠一位君主,但各自主權獨立,可以選舉自己的國王。這個聯盟持續120年,但並不十分牢固,內部衝突不斷,尤其瑞典對於丹麥佔據聯盟的主導聯盟非常不滿。兩國衝突不斷,丹麥多次嘗試征服瑞典,以鞏固領導地位。
1520年,克里斯蒂安二世達成了目標,進入瑞典,加冕為瑞典國王,加冕宴會一連舉行三天,讓所有的貴族參加。當宴會第三天即將結束之際,大量丹麥士兵進入大廳,逮捕追求瑞典獨立的貴族們。隔天,這群貴族被以「宗教異端」的名義判處死刑,史稱「斯德哥爾摩大屠殺」,克里斯蒂安二世被視為暴君,後來引發瑞典解放戰爭,最終瑞典戰勝,卡爾馬聯盟瓦解。
克里斯蒂安二世除了在瑞典不受歡迎,連在丹麥也得不到貴族的支持,他推動新法,給予商人和農民更多權利,此舉犧牲了貴族的利益。此外,他想允許神職人員能結婚,並讓教會受到政府控制。這些改革,引起貴族發起叛亂推舉克里斯蒂安的叔叔腓特烈(Frederick I of Denmark)成為新國王,流放克里斯蒂安。
貴族其實從克里斯蒂安讓情婦和她的母親影響朝政時,就對克里斯蒂安感到不滿,情婦的母親被指為「斯德哥爾摩大屠殺」及國王進行改革的罪魁禍首。與之相較,伊莎貝拉的名聲良好,在瑞典反叛貴族的宣傳中,克里斯蒂安讓被俘虜到丹麥的瑞典貴族婦女及小孩挨餓受虐,她們因為伊莎貝拉的憐憫而活下來。當丈夫被流放時,新國王腓特烈寫信告知她能繼續提供她作為前任王后的年金,她也可以繼續留在丹麥受到保護。但伊莎貝拉以「我的國王在哪,我的王國就在那。」回絕,一家跟隨丈夫流放,回到她童年的家,低地國地區,受娘家哈布斯堡家族照顧。
克里斯蒂安和伊莎貝拉一直沒放棄奪回王位的可能,但好景不常,流亡僅三年後,伊莎貝拉因身染重病過世,年僅二十四歲。克里斯蒂安則在1531年率領軍隊回歸丹麥,但遭到叔叔腓特烈長年監禁直至過世。(雖說是監禁,但只要克里斯蒂安不離開關押他的城堡範圍,他可以自由開辦宴會、散步甚至打獵。)
雖然伊莎貝拉在歷史中沒有像她的手足們為各自的國家做出重大貢獻,但現今丹麥公主伊莎貝拉(Princess Isabella of Denmark)就是以這位久遠的祖先命名。而有趣得是丹麥從克里斯蒂安二世開始君主名字一直是在克里斯蒂安和腓特烈(或譯弗德雷里克)間互相交替,直到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Margrethe II of Denmark)登基才打破這項傳統。但新國王和王儲各自取名腓特烈和克里斯蒂安也許這項傳統有望繼續下去。